您当前的位置:好美女人网资讯正文

你还记得那位硬笔书家庞中华吗

2019-11-21 12:52:28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浏览次数:6457  

庞中华,这个名字是无数70后、80后的青春记忆,没有临摹过“庞中华”字帖,也都见过那一个个工整得就像印刷体的钢笔字。如今,大街上询问几个“00”后,他们一脸茫然表示:“庞中华是谁?”再上网络上搜“庞中华”,出现如下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他销声匿迹了?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老师被遗忘了吗?为何曾独占鳌头的庞中华字帖,如今没有人用了?

这些年,庞中华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个“活在”字帖上的人物,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这些年在忙什么?他坐拥的“字帖江山”一去不复返了吗?记者带你走近当年的“字帖销量之王”庞中华的生活。

庞中华的遗憾:

老乡竟然不知我是四川人

74岁的庞中华一亮相,没有人会将他与老年书法家画上等号。一身运动装扮,头发向后梳得发亮,每天早上去健身房“撸铁”,下午出门快步健身。

“我最遗憾的是,咱们四川的老乡竟然都不知道我是一个四川人!”一口流利的“川普”,流露出浓浓的四川味道。

“我出生在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后来回到家乡达州生活。”提起往事,庞中华说,在他小时候,他的老师有一支钢笔,方圆几十里就那一支钢笔,旋盖式的,大家都非常羡慕,心痒痒地想去摸一摸。

庞中华自豪地说,自己也很有创造力,砍了一根斑竹,削尖了做了一支“钢笔”,别在胸前的口袋里,“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欢乐的时刻。”8岁时,庞中华被大伯接到重庆读书,彻底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在学生时代,庞中华还不知道什么叫书法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诗人,像李白那样的诗人。于是,他写了不少诗歌。后来,他选择写字,心想毛笔书法历经千年,大师太多,只能望其项背,不如另觅蹊径,选择写钢笔字。

不久,他成为一名地质勘探队队员,辗转于大别山、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长居深山,难免孤寂,他就成天读书、写字、弹琴。最初临帖是用钢笔临摹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毛笔书法中的东西可以借鉴,用不着的就舍去,比如毛笔字的点画结构和神韵都可以学习,于是很快就形成了个人的特色。”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临写了许多古代名家的真、草、篆、隶的碑帖。

历经多年,他把经验写成书稿《谈谈学写钢笔字》,向出版社投稿,却总是无人问津。于是搁置了十二年。1979年春天,庞中华来到北京,得到文化前辈江丰、文怀沙赞赏,江老热心作序,《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于1980年7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庞中华万万没想到,这一册小书在中国大地热销,第一版20万册一月销空,一版接一版地加印。当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对《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赞扬,称赞它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品种——钢笔书法。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请他来到北京,此后开启了长达五年连续播放的《钢笔书法讲座》。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潮,庞中华的名字和他的图书席卷了中国大地。

“消失”的庞中华

这些年在忙着做什么?

然而这些年,庞中华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据他的阐述,这有几种原因。当年他掀起了硬笔书法的学习狂潮,便受邀到四处演讲教学,后来又去了世界各地,把中国书法带向海外。如今,市面上各种字帖也就慢慢的变多,选择也多了起来。另外,硬笔书法有过低潮,书法培训班没人愿意上,老师都不愿意学习书法了。庞中华说,近些年,国学受到国家重视,中小学书法课重新提上日程,硬笔书法再次火热,重新认识汉字是中国文化核心。慢慢的变多的人呼唤和盼望他重出江湖,他说,自己没有分身之术,就开始考虑利用互联网。

庞中华不用手机,要想联系他必须通过他的助手。他说,因为自己要抓紧时间做很多事情。在他家客厅,有一套专业的录像设备,这就是庞中华这几年在忙碌的事情。很多视频网站联系他,想邀请他进行网络教学,但是他当下最希望完成的是一个字帖立体化,书法家也要与时俱进,比如扫二维码,就能够正常的看到写字过程。于是,他正在录字库视频,把新部编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需要学习的汉字从头到尾录一遍,大概有三千五百字,有时候一个字不满意,就反复录几遍,并且许多字都要搭配一首歌曲。一天最多录制一二十个字。庞中华说,虽然年纪大了老眼花,但“我有一种使命感,必须要做这种事,把自己积累一生的知识技能传承下去”。

他向记者示范,一边写一边讲,还一边唱《两只老虎》,一笔一画正好与歌曲节拍完美契合。

他说,这是自己发明的“快乐教学法”。

庞中华示范,写出各种不同的线条,长短粗细,轻重快慢,同时唱出相对应的音乐节奏,二者是如此和谐相通。声音视觉双重的刺激,加深了学习者的印象和快乐情绪,创造出这种结合音乐讲书法的《快乐教学法》。他从小在重庆少年宫学习拉手风琴,没想到竟让他的书法教学大放异彩。庞中华说,当自己用左手拉琴,右手写字,海内外的听众欣喜若狂,把书法学习的过程变成快乐的享受。

“这些年,很多中国人只知道字帖上我的名字,根本不清楚我在做什么?”庞中华翻出很多外国报纸的报道,和记者说,为什么这些年自己“消失了”。2011年,他与夫人去美国看望求学的女儿,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知道了这个信息邀他去讲演,立即传遍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纽约大学等,包括联合国总部都纷纷请他讲演,极受欢迎。后来,他每年都会受邀赶赴美国,参加各类文化盛典及讲学,带去他的快乐教学法。

他为攻击自己的人写诗:

遭人嫉妒真是莫大幸福

记者走进他的书房,满墙摆满国内外机构颁发的奖章。他拿出一大箱子收藏了半个世纪的“宝贝”,里面放着从地质队员时开始写的日记本,接近一百册,一模一样的日记本,按照时间顺序整齐码放。箱子里还有几十册读书笔记,第一册写于1965年9月,每一册都用黄皮纸装订得十分规整,归类精确,按照文学、哲学、作家进行详细归类。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名地质勘探员时的记录,当时,他想办法借来各种各样的书,读后用钢笔将书中名言警句摘抄在小本里,一本又一本,就是他早期的硬笔书法实践。

翻开这些本子,就像看到庞中华字帖,虽说是笔记,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个涂抹的痕迹。书房里,还有一大箱子用坏的钢笔。房间里随处贴着便签,都是关于工作的需要注意的几点。比如这一条:“1。先练习一遍书写要点,最好念出声。2。将音乐、节奏和败笔预习一下……”

还有一首诗写给嫉妒者的,庞中华成名后,热情的来信堆满案头,但也有人攻击他,比如有人说他的书法俗不可耐,还有人说他不会写字。庞中华说,他从不回应这些声音,反而以此为鼓励自己的动力,于是他写了这首诗《嫉妒》:“遭人嫉妒真是莫大幸福:面对嫉妒者叽叽喳喳/高高扬起骄傲的头颅;嫉妒别人才是无限痛苦:瞪看充满血丝的眼睛/对别人的成就捶胸顿足……”

庞中华说:“我会一直保持热情,保持身体健康,写出新书新作。

记者获悉,庞中华近期将和出版方合作,推出100本新版字帖和著作,包括他的诗歌、散文、理论和书法作品,并且在互联网上推出他的“快乐教学法”。另外,他还将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四川、重庆的学校作演讲。

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先生曾对庞中华有过这样的看法:庞中华的字一般,成名得益于打对了时间差。

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影响了一代人,对于硬笔书法的普及也起了很大作用。我相信很多网友都学过庞中华的字。当年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跟着时间的推移,庞中华先生好像销声匿迹了,而且一些专业书法家对于他的硬笔字也持有不同看法。那么庞中华的硬笔字为啥失宠了呢?

庞中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要谈庞中华的失宠,有必要了解一下他当时为什么那么红。就像一个学生突然的学习退步了,我们是不是得翻翻历史,把他以前的成绩拿来比较一下呢!有比较才有说服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硬笔书坛,说是庞中华的天下一点也不过分。那时的庞中华如日中天,红的发紫。那么,他当时为什么那么红呢?

刻苦钻研,兼收并蓄。

庞中华酷爱写字是不容置疑的。为了写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欧颜柳赵他研究了个透彻,最终于写出了广受欢迎的庞氏字体。花香蝶自来。花香这方面,庞中华是具备了。

不撞南墙不回头。

庞中华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为了自己心中的书法之梦,放弃了喝酒、聊天、打牌的时间,一心扑在写字上。

为了推销自己的书法书稿,出版社那里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吃了不少的闭门羹。他矢志不渝,始终坚持。天道酬勤,命运总会眷顾那些努力向上,拼搏进取的人。他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付出。

大师的引荐。

努力的人,幸运之神从不会和他擦肩而过。

庞中华的执着感动了改变他命运的大师。那个人就是文怀沙。文怀沙何人,国学、书画大师,文化、艺术圈的翘楚。

文怀沙看到庞中华的书稿后,对其赞赏有加,亲自为其书稿撰写序言,并积极为其联系出版社。

在中国,没用的人你认识再多都没用。有用的人,认识一个足矣。从某种意义上说,认识一个等于认识一片一大片。这就是人脉的力量。庞中华的成功,文怀沙老先生功不可没。

电视、媒体、报纸的力量。

舆论的力量自古至今强大的让人难以想象。庞中华的鼎盛时期,是三方力量推动的结果。

在文老先生的积极推动下,庞中华的书法字帖《谈谈学写钢笔字》于80年7月面世。一经推出,势不可挡。仅两个星期,就销售了20万册。从此,庞中华成了名人,一位从山沟里出来的书法畅销书作者了。

那时的庞中华,电视上给大家讲解硬笔书法,“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书法的国度。书法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线条”这句话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这是当时喜欢写诗的庞中华的经典语录。

那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对庞中华的书法进行了地毯式的宣传;那时的家庭人手一册庞中华的硬笔字帖,大人在看,孩子在学。1993年,庞中华不负众望,出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那时的庞中华风头无两。

文化过热,名人走下神坛。

文化的发展不可能一枝独秀,文化的发展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80-90年代的硬笔书坛是庞中华的天下,90年代后期,中国硬笔书坛有了改变。庞当时是硬笔书法协会的名誉主席,真正的主席是田英章先生。因为当时英章老师是国务院人事部工作人员,身份关系不得担任外部协会,就退了,所以庞中华就成了硬笔书协的主席。

另外跟硬笔书法协会并肩的还有一家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协会主席是王正良先生,王羲之的第五十四代孙。王正良先生的书法家协会也在全国举办展览,广纳人才。与庞中华的书法协会无形中开始了分庭抗争。

可以说,随着两家协会的并驾齐驱,90年开始,中国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起一大批青年书法家。也就是从那时起,庞中华的书法影响力开始逐渐的分流了。

随着时下人们审美观的逐步的提升,庞中华的字逐渐开始失去优势。庞的硬笔字主要取法颜柳,属于馆阁体的美,骨架坚实、瘦劲有力。缺点是横太直、太陡,没有抗肩,写不好,容易中心不稳。结构既不险绝、也不俊美,他的字属于个子矮,身材一般。

反之,田英章先生的字因取法欧赵,既险绝还有赵体的飘逸、俊秀,耐看,属于个子高,大长腿。王正良先生的字取法二王,结构舒展,字体灵动秀气,不俗,属于个子不高不矮,身材好看。

最重要的一点,庞中华的毛笔字一般,这一点是短板。没有毛笔书法营养的输入,他的钢笔字在其他会毛笔字的书家面前就显得有点相形见绌了。所以综合之下,庞的字从审美角度上失去了优势,再加上大众选择的空间加大,庞的粉丝分流慢慢的变多。90年代后,以田英章为代表的众多书法家们的毛笔和其配套硬笔字帖的出现,多少也带走了庞中华不少的跟随者。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市场就是那么冷酷无情,它会让你火的一塌糊涂,也会让你昙花一现,慢慢消失。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从艺术的发展来说,这是好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艺术应该有的健康环境。

对于庞中华书法从当年的红,到现在的失宠,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庞中华简历

庞中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同时,庞中华曾追随国学大师文怀沙学习,与范曾、王立平、空林子、周逢俊等名家同为关门弟子,于诗歌创作也具备一定功底。目前兼任燕堂诗社常务理事。

硬笔书法领军人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突然决了一个口,冲出一个新的种类——硬笔书法。领军人物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地质队员。

当《谈谈学写钢笔字》成为一本热销书时,当庞中华端坐在中央电视台绘声绘色讲解硬笔书法时,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新闻媒体报道了庞中华其人其事时,一场裹挟着亿万人热情的学习风暴,迅速席卷大江南北。

27年过去,席卷大江南北的学习硬笔书法的风暴,逐渐形成沉稳、舒缓、从容向前流淌的一条河流,与传统书法并行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而庞中华则始终作为这条河流的一个疏浚者与推波助澜者。

荣誉也从这条河流向他涌来。他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中,从历代碑帖中吸取营养,又从传统中走出来,创造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硬笔“庞体”——于方正端庄中见优雅圆润,于骨力遒劲中见大气洒脱。他的300多种字帖和专著发行总数超过亿册,被作为青少年习字课本,他研制的书写板、握笔器、书写器、书写笔、习字册等等,成为青少年快速练好字的书写工具。他创办的“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已培养了百万名学员,还在国内数百家高校、机关以及部队演讲,同时向国外上百所知名学府传播中国汉字文化要义及其独创的音乐快乐教学法。

他于是成了亿万中国青少年的偶像。人们看到这个偶像擎着中国硬笔书法的大旗一路走过来,身后一派丰收景象。人们也看到了荣誉留在他身上的印记:因长期刻苦练字,他的右手中指的几个关节明显变形,粗大而拱起的指头,握笔处一层厚厚的茧子……

1993年,庞中华出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这个主席向全世界的华人提出:“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响亮口号,而他自己则首先做了这口号最忠诚的实践者。

最想去西安碑林

庞中华说自己曾游走世界各地,但最乐意去的地方就是西安碑林。“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在碑林,第一次去那里,看到颜真卿、王羲之的原碑刻竖在那里,感到这辈子没戏了,因为他们所具有的高度现代人无法超越。”

当书法家的同时,庞中华还涉足文坛,写了大量现代诗,这使他有机会结识陈忠实、贾平凹等一批陕西作家。“陕西是一块极富文学气息的地方,令我十分向往。有时就幻想,如果我能生在大书法家张旭所在的唐代,每日饮酒习书,该是何等快事!”

习书要循序渐进

庞中华致力于硬笔书法的普及工作,他在德国开办的中国孔子学院任教,用一种“快乐教学法”教老外练习硬笔书法,大受欢迎。“在德国音乐伴奏下,外国学生一笔一画地学写中国字,不但要写得正确,还要规范、漂亮,好的作品更要拿出来展览,这对中国文化是个极大的弘扬。”

让庞中华忧虑的是,就在老外竞相学写中国字的同时,国内能写一笔好字的人却越来越少,电脑的普及让硬笔书法更多地用于展览,同时这也与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漠视、心态浮躁有关。而对于有些家长所持的“硬笔书法是小打小闹,练好毛笔字才是真本领”的态度,庞中华认为习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做只能是“揠苗助长”。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且前者更实用。他透露说,教育部将推出硬笔书法考级新标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曾多次吃闭门羹

庞中华在探索书艺的路上也曾吃过“闭门羹”。30多年前,他拿着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找过多家出版社,可编辑们对名不见经传的他并不感兴趣。几经周折,经文怀沙引荐, 《庞中华硬笔书法作品》才得以跟读者见面,如今此书已发行1800万册,在许多中小学校中可以说人手一本。

“字是人的门面”,庞中华对硬笔书法的前景并不悲观,他认为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硬笔书法的市场很大,它同时也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体现。“若干年后,当在别人差不多忘记中国字的笔画时,你能写一手漂亮字,将是多么了不起!”

来源:综合成都商报、书法报、书法网、百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猜您喜欢